一“囤”盛2200斤,这个村470多个新粮仓存麦百万斤
一“囤”盛2200斤,这个村470多个新粮仓存麦百万斤
一“囤”盛2200斤,这个村470多个新粮仓存麦百万斤6月5日上午,泗水县星村镇北百顶南村,熟透(shútòu)的麦田(màitián)在阳光下发着让人喜爱的黄色,3台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。
北百顶南村村(cūncūn)街上晒晾的小麦。
村民李新厂的庭院里,摊晒着(zhe)他两天前收来的新麦。“丘陵顶上地薄,麦子熟得早,虽然浇了两遍水(shuǐ),亩产也就500多斤。”他说。
他家的门厅里,除了放着些农具,还有两个巨大的蓝色桶。“这两个是我们家的粮仓,里面盛着4400斤去年收的麦子(màizi)。新麦(xīnmài)收下来后,这些麦子要卖掉,再装进新麦。”64岁(suì)的李新厂说。
李新厂的两个儿子都(dōu)外出挣钱了,家里的10亩地全由李新厂种着。“全家大大小小有10口人,一年要吃掉上(shàng)千斤麦子。每年新麦收下来后,我留下两仓新麦,剩下的新麦和没吃完的陈麦全卖掉(màidiào)。”
李新厂家的10亩(mǔ)麦田,丘陵地有1.5亩,剩下(shèngxià)的全是平原地。“平原地上的小麦今天开始收,产量很高。”他说。
李新厂家的(de)庭院里晒满了小麦。
北百顶南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彬说,他们村现在(zài)有476户、1632人;2000亩(mǔ)耕地中,有少部丘陵地,其他全是平原地。村里1998年(nián)修了(le)个占地90亩的水库,存下(cúnxià)的水足够年年春季为小麦浇(jiāo)两遍(liǎngbiàn)水。这个村在田间埋下了1万多米送水管,设置了260多个出水口,村民打开出水口就能浇地。今年全村小麦都至少浇了两遍水。“我们村是6月4日开始大面积收麦。全村的麦田我转(zhuǎn)了一遍,丘陵地块亩产600来斤,平原地普遍亩产能达到1200斤,有些地块亩产在1300斤以上。”
说起麦收,53岁的张庆彬是一脸轻松。“收割机都自己带着(zhe)三轮车,收下的麦子(màizi)直接送进村。村民在村街上晒麦,都很自觉地只占一边,尽量不影响车辆通行。”他说,“现在(xiànzài)麦收太简单了,村民们要做的,只有(zhǐyǒu)晒粮、存粮、卖粮。”
“我们村这些年没有(méiyǒu)在地头直接卖粮的,新收的小麦晒干后,至少(zhìshǎo)有一半要存到半年以上才卖掉。几乎家家一年到头存着一两千斤的麦子(màizi)。”张庆彬说。
张庆彬说,他们村村民愿意(yuànyì)存粮,是因为家家有粮仓。2012年,当时的山东省粮食局(现为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)的省派第一书记来到(dào)北百顶南村,为全村每一户(yīhù)送了一个粮仓,共送了470多个。“这种粮仓每个能盛小麦2200斤,质量很(hěn)好,到现在(xiànzài)用了13年,没(méi)听说谁家的粮仓坏了。”470多个粮仓,每年为这个村存下100多万斤新麦。
李新(lǐxīn)厂家的两个粮仓。
村民张方盘家里种着6亩地,到6月5日上午,他家的(de)小麦已经收了一半。“好地多,孬地少,我今年6亩地能收5000多斤(jīn)麦子。”他说(shuō),“新麦收下来了,去年存下的小麦还有2000斤,晒完麦,把陈的卖掉(màidiào),再存2200斤新麦子,剩下的新麦子也卖掉。”
“这个粮仓太好用了,存下麦子盖好后,小麦在里面不受潮、不生虫、不被(bèi)老鼠(lǎoshǔ)咬,存上3年一点问题也没有。”70岁的张方盘说(shuō),“粮仓只要别让雨淋了受潮,再用13年也坏不了。”
张方盘说,在2012年以前,村民收下来的麦子,大多是装在化肥袋里(dàilǐ),在屋里垛着(zhe),容易受潮不说,还被虫子咬、老鼠吃,存不了多少时间,就得卖掉(màidiào)。“新粮收下来后,有些人愿意先存着,等有个好价钱(qián)再卖。新粮刚下来时,有些年份价格偏低(piāndī);存上半年,能多卖些钱。”
北百顶南村村党支部委员(wěiyuán)郭凤霞6月3日以每斤1.27元的价格,卖了去年存(cún)下来的2000斤麦子。“新麦收下来,要腾出仓存放(cúnfàng)。”她说。
6月5日,进北百顶南村收粮人开出的价格是:水分(shuǐfèn)在百分之十五六的新麦,每斤(měijīn)1.13~1.15元(yuán)。“这个价格,我们村很少有人急着卖新麦。大多都会把小麦晒干后,先存起来再说(shuō),好处是家家都有粮仓。”张庆彬说。
(大众(dàzhòng)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包庆淼 刘凤娇)
6月5日上午,泗水县星村镇北百顶南村,熟透(shútòu)的麦田(màitián)在阳光下发着让人喜爱的黄色,3台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。
北百顶南村村(cūncūn)街上晒晾的小麦。
村民李新厂的庭院里,摊晒着(zhe)他两天前收来的新麦。“丘陵顶上地薄,麦子熟得早,虽然浇了两遍水(shuǐ),亩产也就500多斤。”他说。
他家的门厅里,除了放着些农具,还有两个巨大的蓝色桶。“这两个是我们家的粮仓,里面盛着4400斤去年收的麦子(màizi)。新麦(xīnmài)收下来后,这些麦子要卖掉,再装进新麦。”64岁(suì)的李新厂说。
李新厂的两个儿子都(dōu)外出挣钱了,家里的10亩地全由李新厂种着。“全家大大小小有10口人,一年要吃掉上(shàng)千斤麦子。每年新麦收下来后,我留下两仓新麦,剩下的新麦和没吃完的陈麦全卖掉(màidiào)。”
李新厂家的10亩(mǔ)麦田,丘陵地有1.5亩,剩下(shèngxià)的全是平原地。“平原地上的小麦今天开始收,产量很高。”他说。
李新厂家的(de)庭院里晒满了小麦。
北百顶南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彬说,他们村现在(zài)有476户、1632人;2000亩(mǔ)耕地中,有少部丘陵地,其他全是平原地。村里1998年(nián)修了(le)个占地90亩的水库,存下(cúnxià)的水足够年年春季为小麦浇(jiāo)两遍(liǎngbiàn)水。这个村在田间埋下了1万多米送水管,设置了260多个出水口,村民打开出水口就能浇地。今年全村小麦都至少浇了两遍水。“我们村是6月4日开始大面积收麦。全村的麦田我转(zhuǎn)了一遍,丘陵地块亩产600来斤,平原地普遍亩产能达到1200斤,有些地块亩产在1300斤以上。”
说起麦收,53岁的张庆彬是一脸轻松。“收割机都自己带着(zhe)三轮车,收下的麦子(màizi)直接送进村。村民在村街上晒麦,都很自觉地只占一边,尽量不影响车辆通行。”他说,“现在(xiànzài)麦收太简单了,村民们要做的,只有(zhǐyǒu)晒粮、存粮、卖粮。”
“我们村这些年没有(méiyǒu)在地头直接卖粮的,新收的小麦晒干后,至少(zhìshǎo)有一半要存到半年以上才卖掉。几乎家家一年到头存着一两千斤的麦子(màizi)。”张庆彬说。
张庆彬说,他们村村民愿意(yuànyì)存粮,是因为家家有粮仓。2012年,当时的山东省粮食局(现为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)的省派第一书记来到(dào)北百顶南村,为全村每一户(yīhù)送了一个粮仓,共送了470多个。“这种粮仓每个能盛小麦2200斤,质量很(hěn)好,到现在(xiànzài)用了13年,没(méi)听说谁家的粮仓坏了。”470多个粮仓,每年为这个村存下100多万斤新麦。
李新(lǐxīn)厂家的两个粮仓。
村民张方盘家里种着6亩地,到6月5日上午,他家的(de)小麦已经收了一半。“好地多,孬地少,我今年6亩地能收5000多斤(jīn)麦子。”他说(shuō),“新麦收下来了,去年存下的小麦还有2000斤,晒完麦,把陈的卖掉(màidiào),再存2200斤新麦子,剩下的新麦子也卖掉。”
“这个粮仓太好用了,存下麦子盖好后,小麦在里面不受潮、不生虫、不被(bèi)老鼠(lǎoshǔ)咬,存上3年一点问题也没有。”70岁的张方盘说(shuō),“粮仓只要别让雨淋了受潮,再用13年也坏不了。”
张方盘说,在2012年以前,村民收下来的麦子,大多是装在化肥袋里(dàilǐ),在屋里垛着(zhe),容易受潮不说,还被虫子咬、老鼠吃,存不了多少时间,就得卖掉(màidiào)。“新粮收下来后,有些人愿意先存着,等有个好价钱(qián)再卖。新粮刚下来时,有些年份价格偏低(piāndī);存上半年,能多卖些钱。”
北百顶南村村党支部委员(wěiyuán)郭凤霞6月3日以每斤1.27元的价格,卖了去年存(cún)下来的2000斤麦子。“新麦收下来,要腾出仓存放(cúnfàng)。”她说。
6月5日,进北百顶南村收粮人开出的价格是:水分(shuǐfèn)在百分之十五六的新麦,每斤(měijīn)1.13~1.15元(yuán)。“这个价格,我们村很少有人急着卖新麦。大多都会把小麦晒干后,先存起来再说(shuō),好处是家家都有粮仓。”张庆彬说。
(大众(dàzhòng)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包庆淼 刘凤娇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