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追耕·三夏时节丨科技“铁军”护航 麦收颗粒归仓
千里追耕·三夏时节丨科技“铁军”护航 麦收颗粒归仓
千里追耕·三夏时节丨科技“铁军”护航 麦收颗粒归仓
央广网南京6月13日消息(记者(jìzhě)栾永胜 见习记者吕倩媛)金浪翻滚,机声如雷。6月的(de)麦田里,收割机划开沉甸饱满的麦垄,扬起烟尘,一场(yīchǎng)融合现代科技的“夏收战役”正在江苏上演。
扬州市宝应县的收割现场(央广网见习记者 吕倩媛 摄(shè))
6月5日,在扬州市宝应县,81万亩小麦迎来归仓时刻。“1300余台本地‘铁军’严阵以待,高峰期还将引入200台外援,1500台收割机确保颗粒尽收。”宝应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副科长高波的声音透着笃定(dǔdìng)。这底气源于一张覆盖(fùgài)全县(quánxiàn)的智慧(zhìhuì)调度信息网——气象预警直抵村头,成熟麦田(màitián)无缝对接“钢铁洪流”;农技人员深入田间(tiánjiān),指导优化收割参数,力求减损最大化(zuìdàhuà);县镇两级主动协调,为收割困难的散户送去“及时雨”,确保丰收不落一户。
规模经营叠加高产优种,为丰收注入动能。安宜镇种植大户(dàhù)占先(zhànxiān)水站在刚收割(shōugē)完毕的(de)(de)田埂上,1200亩(mǔ)麦田仅用两天便颗粒归仓。“6台收割机就是我的‘主力军’,高产麦种平均亩产950到1000斤!”他难(nán)掩(yǎn)喜悦。在安宜镇,像占先水这样的大户承包了全镇80%的耕地。安宜镇农技条线负责人昌群凤穿梭在麦收一线:“全镇约5万亩小麦,共有约200台机械在田作业,目前进度已超六成(liùchéng),五天定能收官。我们全力护航,从农机协调到技术支援,确保大户无忧、收割有序。”当最后一车新麦驶离,宝应县97组粮食烘干机严阵以待,为新粮品质加上“保险锁”。
连云港市海州区(hǎizhōuqū)的收割现场(央广网见习记者 吕倩媛 摄)
在连云港市海州区,科技赋能的浪潮更显澎湃。新坝镇魏口村的5G数字化无人(wúrén)农场里,无人驾驶收割机划出精准轨迹,自动切割、脱粒,麦粒如流水汇入运粮车。“我们以无人农机为(wèi)核心,深度融合(rónghé)5G、物联网(liánwǎng)与大数据技术。”海州农发集团益之农公司副总经理李威介绍,农场通过网格化部署低功耗物联网传感器,构建起覆盖全域的“神经末梢”,实时监控土壤墒情、作物(zuòwù)长势及设备(shèbèi)状态。目前该农场已打通现代农业“最后一公里(gōnglǐ)”,实现全程机械化、精准化、无人化闭环(bìhuán)作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力。
机声渐息,粮仓渐满。金灿麦粒(màilì)映照江苏农业(nóngyè)的坚实跨越——当智慧(zhìhuì)调度织就天网,无人农机驰骋沃野,规模经营释放(shìfàng)效能,减损技艺日益精进,古老的农耕大地正在科技的深度重塑中,为新时代“粮安天下”交出分量十足的硬核答卷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(kèhùduān)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